日志 - 我的藏经阁

“四要”“四不要”养鸽经验好 (一)

发表时间:2009-02-14 13:36:06   浏览数:9575   转到我空间  分享到随写  分享到鸽友社区


    本人饲养信鸽虽然不是“名家”,但是,对养鸽的兴趣始终有增未减,对信鸽的“行动”不敢说有“研究,但对信鸽的“行动”观察,倒是滴水不漏,因与信鸽日日相处,天天相见,日积月累,摸索总结出“四要”“四不要”的养鸽经验,仅供大家参考。


        一,要尊重科学,不要麻木不仁。

    信鸽的饲养不仅仅是一种乐趣,而是一门科学,对于科学来说,不得半点虚假,不尊重科学,就意未着失败。饲养信鸽和做其它事业一样,必需学习相关知识,要尊重科学,不要麻木不能,不要不懂装懂,要以知识饲养信鸽,要用科学管理信鸽,首先,要学习信鸽的生理学,解剖学,营养学,遗传学,和疾病预防,疾病诊断,以及对症治疗的方案等等,对鸽子的各个生长期的生理情况、发育情况、需要什么营养,缺乏什么矿物质等,必需做到了如指掌,“食补”要灵活运用,饲料要合理达搭配。总之,不学习养鸽知识,养好信鸽是很困难的,成功率也是很低的。
  
    一个成功的养鸽者,他们的养鸽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水平,都是高人一筹,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?我发现很多的鸽友,不学习理论知识,对鸽体的构造与形态、生理与机能、遗传与变异、早熟与晚熟、饲养与管理等,都不了解,或一知半解。没有理论知识,就不可能养好信鸽;没有理论知识,就不可能训好信鸽;没有理论知识;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实践。在我周围就有鸽友,喂的饲料单一,青饲料不达搭配,鸽子常年不洗澡,鸽棚常年不打扫,不消毒,不防疫,不管三七二十一“拉郎配”,一对鸽子一年孵上六七窝,只顾喂,不训练,把鸽子喂得肥肥的,身体胖胖的,看上去壮壮的,已经得了“亚健康”症,上天飞不了几圈,就累得气喘嘘嘘,急于“着陆”休息,试想:这样的鸽子参赛,不要说抢名次,恐怕归巢都要成问题。
  
    对于不同时期的鸽子有不同的物质需要,和不同的营养需求,例如:比赛季节,脂肪类食物就不可少,由于比赛激烈,鸽体内能量消耗大,这时就需要不断地补充能量,才能满足鸽子的能量消耗,才能保证它有坚实的体力和飞行耐力。
 
    二,要“循序渐进”,不要急于“夺冠”。
一个成功养鸽者的背后,是靠努力学习养鸽知识,探索研究基因遗传,取别人的宝贵经验,“粒米聚成箩,滴水流成河”,知识越积越多,经验越积越丰富,日积月累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一步一个脚印,脚踏实地走向成功的道路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一个急于“成功”的养鸽者,总是急于想“出成绩”,想“夺冠”而忽视了学习养鸽知识,学习训鸽知识,学习“基因遗传”等相关知识。总想“一步登天”,“一夜成名”,怎么可能呢?没有付出,怎么会有收获。古人云:“不上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民间还有句俗语:“一锹不能挖口井”。对待任何事情,要“循序渐进”,要符合事情的发展规律,要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去做,违背了事情的发展规律,总是以失败而告终。尤其是我们热衷于养鸽的鸽友,对于赛鸽的饲养,来不得半点马虎,更不能违背赛鸽饲养的培训规律,不要性情急燥,不要急于“夺冠”,不要急于“求名”。
性急,往往“欲速则不达”,使你失去了成功的机会;性急,是一些年轻鸽友的通病;性急,往往是失败的“先兆”。想早点出成绩而操之过急,其结果是适得其反,有的甚至终身出不了成绩。听起来这句话好象不可思义,其实这样的鸽友的确存在。
有鸽友说:“要想出成绩,幼鸽培训很重要”;还有的鸽友说:“父亲、母亲”都是“冠军”的获得者,由它们配对繁殖的后代,一定还是“冠军”,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后代会打洞”。照这样说,还不如花点钱,买两羽“冠军”鸽回来配对,等待下年的“大丰收”,何必还要“探讨”、“研究”、“摸索”,走很多的弯路呢?凭我的养鸽经验,子代出成绩是极少的,甚至没有。这样性急的鸽友,用这样的方法“求冠”,是不可取的方法。
每一位鸽友都想自己的赛鸽飞出好成绩,这一点都能理解,都在情理当中,但要“循序渐进”,从头开始,准确地说,应该从“配对”、“孵蛋”、“呕仔”、“开家”、“私放”等,从近距离到远距离,逐步熟悉环境,熟悉路线,慢慢培养它的飞行胆量,煅练培养它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,逐步培养它直线归巢的欲望和归巢的能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之路。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 [待续]
免责声明: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资料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,并负法律责任。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相关文章
评论列表
用户名: 密码:     立即注册